Friday, May 18, 2012

学钢琴就是学一种表达方式

关于学琴的方向,看了好多家长的意见,很多家长都愿意小孩走专业路,甚至有些家长为保证练琴时间帮助小孩做作业(惩罚性的重复作业),真是用心良苦啊。多多也刚上一年级,我也感觉小孩作业有点多,难度有点偏难,特别是在期末时候,主要以大量重复型练习为主,练琴时间每天也缩短为半小时。但是这也是小孩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吧,为什么就要觉得学习上的重复不好,每天三遍、五遍,一小时、三小时的哈农,车尔尼不也是以重复为主。我也非常愿意小孩能走上专业道路,而且专门向钢琴老师作了了解。老师倒不建议过早确定报考音乐附中,她认为如果报考音乐附中,基本其他学科就是一个形式了,而且,现在的音乐学院,还真不是一般人能上的。如果不走专业,学钢琴该怎么学?每天的练习该怎么制定?
两年的陪练下来,我越来越觉得,音乐应该是情感流露的一种表现形式,而钢琴,是这种表现的载体。情感表达可以是话语、是文字、是图画、是诗歌、是舞蹈、是音乐、是手势等等,一个能够恰如其分、准确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人无疑是很幸运的。因此,学习钢琴,学习音乐,根本的目的还是应该让小孩学会该怎样去领会曲子表达的意思,当然,最好能够加上自己的理解、自己的感情色彩。看过一部韩国电影《MY PIANO》(中文译名:为了霍洛维茨),小音乐神童对练琴厌烦了,老师带他去游乐园玩耍后,他可以用钢琴把见到的松鼠、大象、河马表现得惟妙惟肖,并用一段优美的曲子来描绘自己的老师,充分的展现了小孩的天真、顽皮和纯洁。对于99%不能成为郎朗、李云迪、陈萨式的琴童来说,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个作为钢琴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呢?当你悲伤时,高兴时,孤独时,得意时,幸福时,有钢琴陪伴,不亦乐乎!
当然,除了《海上钢琴师》里一摸琴键就能弹奏美妙旋律的1900外,大部分人要能实现这样的表达是需要通过长时间、坚持不懈的训练。所以,持之以恒、方法正确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。但是,跟很多学问一样,钢琴学习也是“功夫在诗外”。学习钢琴,更应该多带她去看看大自然,发现自然之美,多听听不同形式的音乐,培养乐感和节奏感,多读读优美的诗歌,多看看美丽的图画。当然,不论有多忙,尽量要抽出时间坚持每天键盘上的练习,这是基本功。如果缺少练习,就像作家找不到合适的词组,就算有了灵感,怎么也不能形成一篇好文章。
不要急功近利,不要朝三暮四,不要一曝十寒,回到音乐的本质吧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